首页 > 爱酱攻略 > 中法天文卫星首批科学成果发布,捕捉到 130 亿年前的伽马暴信号

中法天文卫星首批科学成果发布,捕捉到 130 亿年前的伽马暴信号

时间:2025-04-26来源:爱酱手游网

感谢本站网友 独爱依兰 的线索投递!

本站 4 月 25 日消息,据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消息,2025 年 4 月 24 日,中法天文卫星(空间多波段变源监视器,SVOM)正式发布首批科学成果。

本站从官方介绍获悉,SVOM 已探测到了超过 100 例伽马暴,发现了多例特殊类型伽马射线暴,刷新了短时标伽马暴的最远观测纪录。通过星地联合观测,有 22 例伽马暴成功获取了光谱红移。

▲ 图源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下同

在这些成果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例来自 130 亿年前的伽马暴 GRB 250314A,红移高达 7.3,来自宇宙诞生仅 7.3 亿年的极早期,其光线在宇宙中传播了约 130 亿年后,被 SVOM 成功捕获。据分析,它可能源自宇宙最早期恒星塌缩形成的黑洞或中子星,这让人类得以窥见宇宙婴儿时期的模样。

此外,SVOM 还探测到富 X 射线伽马暴与超新星关联的观测证据,有助于科学家揭示此类伽马暴起源;捕捉到伽马暴的长时间持续爆发活动,为探索伽马暴前身星类型,及中心引擎活动提供了重要观测数据;捕捉到伽马暴延迟的光学辐射,为理解 X 射线余辉缓慢衰减成分的物理起源,提供了直接线索;发现可能是被厚物质层包裹的伽马暴,弥补了该参数空间下长期稀缺的优质观测样本,进一步完善了伽马暴余辉的理论模型。

同时 SVOM 还成功探测到编号为 GRB 241105A 的伽马暴,其红移值达 2.681,刷新了最远短暴探测纪录。观测数据分析表明,该伽马暴可能源于中子星或黑洞参与的并合事件。

中法天文卫星由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抓总研制,于 2024 年 6 月 22 日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预计将在轨工作至少 3 年。目前卫星已顺利完成各项在轨测试任务,2025 年 4 月 23 日,卫星交付使用仪式在上海张江举行,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使用。

SVOM 搭载了我国研制的伽马射线监视器(GRM)、光学望远镜(VT),和法国研制的硬 X 射线相机(Eclairs)、软 X 射线望远镜(MXT),具备大视场伽马暴探测和高精度 X 射线、可见光后随观测能力。

网发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同时文中图片应用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新资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