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爱酱攻略 > 黄酒双雄争霸,会稽山能否撼动古越龙山“一哥”地位?

黄酒双雄争霸,会稽山能否撼动古越龙山“一哥”地位?

时间:2025-04-20来源:爱酱手游网

黄酒市场的风云变幻中,两大巨头会稽山与古越龙山的竞争愈发白热化。近年来,会稽山凭借灵活的市场策略和坚定的高端化、年轻化路线,展现出了强劲的追赶势头。

最新财报数据显示,会稽山在2024年以16.31亿元的营收和1.96亿元的净利润,实现了双位数增长,而古越龙山则以19.36亿元的营收和2.06亿元的净利润收尾,连续四年未能达成业绩目标,净利润更是接近减半。这一对比,无疑让“黄酒一哥”的宝座显得不再稳固。

步入“中建信时代”的会稽山,在2025年度全国经销商大会上宣布了15%-20%的销售增长目标,信心满满。反观古越龙山,则低调地设定了6%的增长目标,两者之间的差距显而易见。

为了做大做强,两家企业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涨价策略。古越龙山于4月1日宣布涨价,并于4月22日正式实施。然而,市场反馈却显得扑朔迷离,终端销售的提振效应尚待观察。

作为浙江绍兴的黄酒双雄,会稽山与古越龙山之间的竞争从未停歇。尽管会稽山的营收一直略低于古越龙山,但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归母净利润方面,双方更是长期处于胶着状态,你追我赶,互不相让。

从更长的时间轴来看,会稽山的整体增速表现更为亮眼。自2014年至2024年,会稽山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接近7%和6%,均高于古越龙山的4%和1%左右。

酒类分析师蔡学飞指出,古越龙山增速低于会稽山,可能与会稽山近年来加快产品结构升级、积极借助国潮趋势推动品牌年轻化传播以及转型有关。同时,会稽山在电商等新渠道的布局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酒水行业研究者欧阳千里则认为,会稽山作为民企,风格更为灵活多变,而古越龙山作为国企,则显得更为稳重。这种风格上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者在市场上的表现。

黄酒行业正面临两大难题:市场高度集中于江浙沪地区,以及消费者对黄酒普遍存在低价认知。为了拓展增量市场,古越龙山早在2018年就定下了“高端化、年轻化、全球化、数字化”的发展战略。然而,从实际执行效果来看,成效并不显著。

高端化方面,古越龙山推出了国酿1959、青花醉等高端产品,但终端反响平平。业内人士指出,黄酒卖不上价的核心原因在于品牌形象认知度较低,以及在商务宴请、礼品市场的存在感较低。

在推进全国化的进程中,古越龙山虽然依托品鉴馆、慢酒馆等向全国拓展销售网络,但大本营市场却被会稽山拉开距离。2024年,在江浙沪地区,古越龙山与会稽山的营收差距进一步扩大。

产品年轻化方面,尽管古越龙山和会稽山都推出了新品试图破圈,但市场表现仍存在不确定性。从国民度来看,古越龙山在年轻人中的流量相对较弱。

在当前酒类总量持续萎缩、行业整体终端需求疲软的大背景下,黄酒双雄逆势涨价能否真正提升品类价值并在终端市场落地?业内人士对此持谨慎态度。

部分酒商表示,尽管已经接到涨价通知,但店内还未涨价。在被问及是否有必要囤货时,酒商的反应也相对平淡。蔡学飞认为,适当的涨价可以缓解黄酒企业的经营压力并提升品牌价值,但前提是市场能够接受这样的产品定价且企业品牌能够支撑相应的高溢价。

战略定位专家詹军豪则指出,当前整体消费市场处于疲软状态,会稽山、古越龙山此时选择涨价恐怕难落地。企业需考虑市场接受度与渠道反馈,谨慎权衡涨价利弊。

黄酒作为中国特有的酒种,历史悠久、文化属性强,具有利口性、健康性等特点。然而,黄酒仍然面临着社交性不足、价值感不高等品类发展问题。因此,黄酒的价值提升更多的还是应该从品牌文化、黄酒品类的价值挖掘以及消费场景的引导方面入手。

涨价策略能否助力“黄酒一哥”稳固市场地位、改善盈利状况,仍需经受市场的进一步检验。在这场黄酒市场的争夺战中,谁将最终胜出,让我们拭目以待。

网发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同时文中图片应用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新资讯更多